筑牢实验安全防线,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在4月国家安全教育月期间,艺术设计学院通过线上安全培训、实战应急演练和校级专题培训三大模块,对师生进行了课程化、场景化和制度化的安全教育。此次活动覆盖四个专业共1500余人次,全面构建了“全员参与、多维联动”的校园安全防线。
安全文化进课堂,把好入室先行关。
学院实验与实训中心始终将安全教育贯穿教学全程,每学年针对进入实验室人员开展多次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设备操作演示、急救技能实训、安全知识测试等形式,强化学生规范操作能力。4月18日,实验与实训中心面向2021级、2022级和2023级学生安全协管员与全体实验人员,举办了线上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王茹老师精选教案,分析艺术类实验室高频设备危险源,列举应对不同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重点讲解了“安全准入制”。
零距离演练,场景化实战,急救处置一体化。为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文件精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4月22日,学院在模型与材料切割实验室开展了以“应急有方,处置有道”为主题的实验室机械伤害安全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是校设备处和保卫处联合举办的“实验室安全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要组成部分,模拟了学生操作线锯机导致断指场景,涵盖事故上报、紧急断电、断肢保存、止血急救、人员疏散等全流程。实验与实训中心、保卫处、校医院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快速完成“伤员”转运与现场封控。在正式演练前,实验与实训中心老师带领学生协管员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确保当天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演练有效强化了师生风险意识,检验了多部门协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为后续实验室安全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演练中扮演伤者的动画专业周航宇同学表示:“通过安全演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操作仪器时要认真检查,小心使用,同时也看到了学校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的负责与专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时刻牢记这些经验,为自己和他人安全筑牢防线。”
参与校级安全专题培训,系统化提升安全素养。为落实《教育部科学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高校实验安全工作培训的通知》要求,4月23日,实验与实训中心主任、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在智能融合与直播实训室参加了“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培训围绕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风险防控、信息化管理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创新学生管理模块,构建安全协同方阵。实验与实训中心联合学工口成立实验室助理职能团队,由学生会派出责任心强且细心的学生担任学生协管员,旨在辅助实验与实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该机制运行至今在实验室多项工作中起到显著成效。如对应实验室设立“安全协管员”,日常协助实验室设备、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安全培训、考试,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执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定期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收集班级学生对实验室的建议并实时反馈给实验室负责人;在实验员指导下定期参与实验室安全与卫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助理宣传员”参与实验室各项重要工作活动,全程记录视频或平面影像,参与新闻稿撰写,为推进实验室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此次安全教育月活动以“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模式,从形成基础的安全“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有力推动了安全教育常态化、机制化。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演练与培训,筑牢实验室安全屏障,为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通讯员 傅诗瑶
摄影 傅诗瑶 艾宜洲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