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星火燃假期,实干躬行砺青春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员以实践绘就担当答卷
为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暑期,学校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统筹部署了“服务家乡·淬炼党性”大学生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68名党员积极响应,结合家乡地域分布和实践兴趣方向,自主组建了42支实践小组,打破空间限制,形成“分散实践不分散、组队协作强合力”格局,身影遍布全国9省23市。从组队筹备到方案落地,从分工协作到成果梳理,学生党员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彰显了支部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学生党员们聚焦四大实践方向,在知行合一中锤炼着党性修养、提升综合能力。他们走进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化身“党务助手”,协助整理党员档案、开展政策宣讲、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从协助完成“三会一课”记录,到向村民讲解乡村振兴政策,学生党员们在参与基层党建事务中深刻理解党的组织体系优势,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他们探访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旧址等教育基地,化身“红色宣讲员”与“史料研究员”,通过拍摄短视频讲述红色故事、整理家乡革命先辈事迹形成调研报告,以年轻化、接地气的方式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他们立足社区居民需求,作为“志愿先锋”开展多元化便民服务:他们在社区广场协助开展环境整治,让家园更整洁;他们在养老服务中心陪伴孤寡老人聊天解闷,送去温暖关怀;他们在社区服务大厅引导居民办理业务、解答政策疑问。一件件实事、一声声感谢,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实践中落地生根,也收获了服务他人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他们还深入农村一线,结合专业知识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包括参与农产品电商推广,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开展乡村教育帮扶,为农村孩子辅导功课、开设兴趣课堂;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改进建议。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学习者”变为“贡献者”,学生党员们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
教工通讯员 杨雅竹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