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期知“数”达“理”辅导会:用数学思维照亮数据背后的真相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在信息时代去伪存真,9月12日晚,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基础科学部联合主办的“知‘数’达‘理’”第十七期辅导会,在南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本次讲座特邀黄林老师主讲,以“数据会‘说谎’吗?——用数学思维照亮真相”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学子踊跃参与。
活动伊始,黄林老师以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现实案例——大学录取中的“性别歧视”疑云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出了统计学中著名的“辛普森悖论”。通过展示文学院、理学院分计与总计的男女录取率数据出现的截然相反的结论,黄林老师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到:聚合数据有时会掩盖甚至扭曲子群体的真实情况。这一生动的“数据陷阱”瞬间点燃了全场的好奇心,引发了阵阵热烈讨论。
随后,黄林老师进一步深入,阐释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一核心观点。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伴生”现象举例,提醒同学们不可仅因两组数据存在关联就轻率地建立因果关系,而必须运用严谨的数学思维,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探寻数据背后隐藏的真实逻辑与本质联系。在场同学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下知识要点,在思维的碰撞中对数据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辅导会内容充实、讲解生动透彻,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数据的多维认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其批判性与逻辑性的数学思维。相信同学们未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强大工具,从容地拨开数据迷雾,精准把握事物本质,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教工通讯员 郭永晓
通讯员 陈学志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