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学生赴图书馆校史馆参观学习
为帮助2024级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学生们赴图书馆和校史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图书馆参观活动前期,2024级辅导员们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沟通,了解了图书馆布局、资源分布及借阅规则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新生专业特点和需求,制定了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同时,通过班级群、主题班会等渠道,向学生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活动当天,学生们在辅导员带领下有序走进图书馆,在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下,参观了馆内各功能区域。从宽敞明亮的借阅区到安静舒适的自习室,再到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每一处都让大家充满好奇与惊喜。
在借阅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图书分类方法和检索技巧,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寻找所需书籍。学生们有序排队,手持身份证,按照借阅流程认真操作。有的同学精心挑选了专业相关书籍,希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有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打算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辅导员吴桐表示,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借阅情况,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等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
国庆前夕,学院组织2024级学生代表走进校史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校史教育暨爱国主题实践活动。
学生们依次参观了“历史沿革”“科研突破”“育人成果”“社会贡献”等主题展区。一幅幅记录历史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岁月的实物模型、一串串闪耀的荣誉数据,生动展示了学校发展脉络: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跑地位;从一代代学者攻坚克难的科研故事,到无数校友投身国家建设的奋斗身影……学生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感受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观过程中,辅导员吴桐结合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与科技报国案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表示,校史不仅是学校的记忆,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缩影,作为信科专业学生,同学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仅是技术,更是国家“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希望大家以校史为精神灯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在物联网浪潮中勇攀高峰。
2024级学生代表肖俊杰表示,看到学长学姐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自己深切感受到“科技强国”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未来一定要苦练本领,为学校争光,为国家添彩。
校史馆之行不仅让学生们对学校文化有了深度认同,更通过“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方式,将爱国情怀深植学生心中。
教工通讯员 吴桐
编辑 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