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金曲忆史 思辨铸魂

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课让抗战精神照亮青年初心

更新时间:2025-10-17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     更多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旋律里,藏着1945年中华民族劫后余生的荣光。”10月13日下午,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第六期思政课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瑾教授以“铭记伟大胜利,传承抗战精神”为题,为4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授课。

让厚重历史“活”起来,让青年学子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心灵的洗礼。本次课程作为该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政思领航”品牌活动核心环节,以“金曲鉴赏、历史回望、思辨互动”为主线,是学校“以生为本、以思为要、以行践知”教育管理理念的生动实践。

课堂上,原版《恭喜恭喜》的沉缓弦乐,诉说1945年陈歌辛出狱后见证山河重建的感慨;《松花江上》的悲怆旋律,将学生带回1931年东北沦陷的苦难岁月。听着张瑾的动情讲述,学生们面露敬畏,“家国情怀”的种子深植于心。

"'八年全面抗战’与‘十四年抗战’是否矛盾?”英语2201班牛扬同学的提问引发热议。张瑾仔细梳理道:“十四年抗战(1931-1945)含局部与全面抗战,是对早期抗争力量的致敬;十四年抗战完整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也更充分肯定了早期抗战力量的历史贡献。"而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党委学生工作部“鼓励思辨、坚定信仰”的理念。

讲授过程中,张瑾以“黄河砥柱”比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1931年中共率先发表抗日宣言;东北抗联将士冰天雪地以草根充饥,杨靖宇、赵一曼等英烈平均牺牲年龄不足35岁;1940年陈嘉庚见证国民党奢华宴请与延安朴素餐食,感慨“中国希望在延安”。这些细节让学生们红了眼眶。英语2302班李雨桐同学哽咽地说道:“如今才懂‘初心’是先辈们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此次课程还通过数据指出,中国抗战持续14年,牵制了74%以上的日军陆军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罗斯福的评价更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课程尾声,张瑾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山河为证》上映,对比今昔——从抗战时“飞机不够飞两遍”到东风导弹亮相,从积贫积弱到中国以“和平方舟”、杂交水稻践行和平初心。张瑾强调,纪念抗战是为了传承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这堂思政课让我对‘党员使命’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课后,不少学生主动分享感悟。作为党委学生工作部“政思领航”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抗战主题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它以创新形式打破历史与现实的壁垒,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读懂抗战精神的内涵,在思想共鸣中坚定理想信念,为他们今后参与党课学习、践行党员使命筑牢了基础。

 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系列思政课自开设以来,始终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原则,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红色实践研学、开展主题思辨讨论等形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理论”落实到“行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创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品牌活动,引导青年学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记者  钟世炫 朱倩瑶

教工通讯员陈琼

编辑 张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金曲忆史 思辨铸魂

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课让抗战精神照亮青年初心

2025-10-17 10:06:28

<<< 上一张
下一张 >>>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旋律里,藏着1945年中华民族劫后余生的荣光。”10月13日下午,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第六期思政课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瑾教授以“铭记伟大胜利,传承抗战精神”为题,为4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授课。

让厚重历史“活”起来,让青年学子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心灵的洗礼。本次课程作为该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政思领航”品牌活动核心环节,以“金曲鉴赏、历史回望、思辨互动”为主线,是学校“以生为本、以思为要、以行践知”教育管理理念的生动实践。

课堂上,原版《恭喜恭喜》的沉缓弦乐,诉说1945年陈歌辛出狱后见证山河重建的感慨;《松花江上》的悲怆旋律,将学生带回1931年东北沦陷的苦难岁月。听着张瑾的动情讲述,学生们面露敬畏,“家国情怀”的种子深植于心。

"'八年全面抗战’与‘十四年抗战’是否矛盾?”英语2201班牛扬同学的提问引发热议。张瑾仔细梳理道:“十四年抗战(1931-1945)含局部与全面抗战,是对早期抗争力量的致敬;十四年抗战完整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也更充分肯定了早期抗战力量的历史贡献。"而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党委学生工作部“鼓励思辨、坚定信仰”的理念。

讲授过程中,张瑾以“黄河砥柱”比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1931年中共率先发表抗日宣言;东北抗联将士冰天雪地以草根充饥,杨靖宇、赵一曼等英烈平均牺牲年龄不足35岁;1940年陈嘉庚见证国民党奢华宴请与延安朴素餐食,感慨“中国希望在延安”。这些细节让学生们红了眼眶。英语2302班李雨桐同学哽咽地说道:“如今才懂‘初心’是先辈们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此次课程还通过数据指出,中国抗战持续14年,牵制了74%以上的日军陆军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罗斯福的评价更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课程尾声,张瑾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山河为证》上映,对比今昔——从抗战时“飞机不够飞两遍”到东风导弹亮相,从积贫积弱到中国以“和平方舟”、杂交水稻践行和平初心。张瑾强调,纪念抗战是为了传承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这堂思政课让我对‘党员使命’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课后,不少学生主动分享感悟。作为党委学生工作部“政思领航”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抗战主题思政课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它以创新形式打破历史与现实的壁垒,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读懂抗战精神的内涵,在思想共鸣中坚定理想信念,为他们今后参与党课学习、践行党员使命筑牢了基础。

 武昌首义学院“政思领航”系列思政课自开设以来,始终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原则,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红色实践研学、开展主题思辨讨论等形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理论”落实到“行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思政教育创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品牌活动,引导青年学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记者  钟世炫 朱倩瑶

教工通讯员陈琼

编辑 张璐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