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术实践 培育创新人才
2025年创新实践训练营开营
10月29日,“2025年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营”在信息实验大楼举行开营仪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瑜、副院长刘智珺及训练营各方向骨干教师参加活动,人工智能系系主任张硕主持活动。
仪式伊始,张硕回顾了往期创新实践训练营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今年是第五届训练营,在充分汲取前四届训练营宝贵经验基础上,对运行机制进行了全新变革,旨在进一步提升活动质量与实践效果。本届训练营的三个核心方向为“大模型+智能体”“数字人+数字孪生”“企业级全流程开发”,均紧密贴合当下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与产业需求,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方面的精准定位。
随后,各方向班主任依次上台作介绍。“大模型 + 智能体”方向班主任钟学洋详细介绍了后续将围绕模型训练优化、智能体交互设计等模块开展学习计划;“数字人+数字孪生”方向班主任余哲通过生动案例,展示了数字人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并明确了后续学习中理论授课、项目实操任务等环节的安排;“企业级全流程开发”方向班主任袁平宇聚焦企业实际开发需求,从需求分析、前后端开发、测试部署到运维,讲解了该方向的学习内容,帮助参训学生了解后续学习路径。
刘智珺对此次顺利开营表示祝贺,并向精心筹备活动的教师表示感谢,向积极报名参训的学生表示欢迎。她指出,创新实践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途径,训练营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优质平台,希望全体参训同学能珍惜学习机会,勇于攻克技术难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本领,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
教工通讯员 李梦雨
编辑 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