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思领航”第八期开讲:解读国际形势 彰显中国担当

为帮助学生深刻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明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11月25日晚,由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八期“政思领航”讲座在武昌校区南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本次讲座以“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为主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慧老师主讲,外国语与教育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聆听学习。
宋慧开篇点明,《形势与政策》作为贯穿本专科全程的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在全球化背景下明晰国际大势与国家立场,避免“闭门造车”式的认知局限。
讲座中,宋慧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论述。首先,她以“变乱交织”概括当前国际形势,通过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实例,剖析了地区性冲突的连绵态势,并指出经济全球化逆流、极端气候频发、粮食安全危机及网络、外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治理挑战。同时,她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33万亿美元、南南贸易占比约1/3、全球文化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等数据,印证了经济融合与文明互鉴的不可逆转之势。
谈及“全球治理的国际共识”,宋慧援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明确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核心地位。她从维护世界和平的核心机制、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引擎、践行多边主义的核心平台三个维度,阐释了联合国的不可或缺性,并通过RCEP生效三周年、AI伦理协议制定等案例,展现了多边机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治理成效。她指出,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难题的唯一出路,而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正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变革。
针对“时代之问的中国答卷”,宋慧系统解读了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坚持和平共处,以全球安全倡议打造稳定安全格局,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坚持开放包容,以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共同繁荣格局,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80余国参与;坚持和而不同,以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坚持公道正义,以共商共建共享打造治理格局,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彰显中国智慧。
整场讲座逻辑严谨、案例翔实,既有对国际形势的深度剖析,也有对中国方案的系统阐释,让现场学生对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据悉,“政思领航”系列讲座将持续聚焦时政热点,为学生搭建思想引领与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
记者 朱倩瑶 马蕴桐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