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采自写《就业指导课》教材
“面试时曲线救国,通过面试问题反映自身优势!”“如何让自己的实习变为留下工作的垫脚石?”近日,学校新闻与法学系《人际沟通艺术——就业指导课》开课,课程使用的配套教材《就业之星——大学毕业生求职案例分析》讲述了该系38名优秀毕业生不同的就业故事和求职心得。学生自编自写的“本土化”教材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和名校的学生在一起竞争,勇字当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成功进入《佛山日报》的李琳在书中告诉学弟学妹们大学四年天天都是“就业考”,厚积才能薄发。成功应聘长江网的郝琦用自己经验劝导同学们要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早点“醒事,就业也许会更好”。
据记者了解,《就业之星——大学生求职案例分析》于2007年出版,是该系近年来毕业生分布调查及对教学影响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所有案例均由本系04—06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采写并编辑完成。
就业指导课讲师高霞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取本系优秀生的案例是因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她说:“05级的学生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大家都有特别深的体会,对同学们很有启发。”条件允许的话,系里将邀请一些同学返校与大家面对面交谈。
记者 曾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