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新”也要出新招
军训的硝烟刚刚散去,社团招新又开战正酣。不少学生组织,社团在招新宣传上紧锣密鼓,招徕新同学来加入自己。
他们在各区广场分别设置招新咨询点,阵容可谓庞大。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以便“抢到”更多新生力量,有的组织和社团还派出部门的精兵强将下到新生寝室挨个敲门,以小范围答疑解惑的亲和力收拢人心。然而,不少学生干部在下寝室过程中遭遇“闭门羹”。一社团同学告诉记者:“当我们敲开大一新生的寝室门时,除了个别的同学会热情接待外,大部分新生都是毫不理会各做各的事情,更有甚者的是有的寝室门上贴一纸‘除辅导员和楼管阿姨,闲人勿扰’温馨提示便将我们拒之门外”。很多学生干部反映都有此类遭遇,甚至会被误认为是推销人员。对此,新生们解释道:“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啊。开学以来,有些学长学姐到寝室推销产品,不仅打扰原本就疲惫不堪的我们休息,而且有些同学上当受骗。因此,我们才会把好心的学长学姐拒之门外。”
学校的组织、社团通过下寝室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增强宣传效果,本也无可厚非。然而要注意的是,宣传一定要适度,切莫影响学生的合法权益。因为寝室是同学们休息和学习的地方,是居住者的私人空间。试想,前脚走了几拨推销的,大家刚刚清静下来,后面又来宣传的,次数多了,任谁都会心烦,那么敲门吃闭门羹也就见怪不怪了。
笔者以为,招新单位在招新时,更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招新前,尽量制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现实可行,适合新生特点又有特色的招新策划,不亦步亦趋落他人窠臼。既然设了招新点,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比喻:在展板和图片的内容上多花功夫,让本组织的亮点予以最大化的呈现;在现场气氛的营造上注重形式上和形象上的结合及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要平时多练内功,注重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广大同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启发和助益,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否则,即便开始招到了很多新生力量,但若不注重功能的实质性发挥,为广大同学提供锻炼自我,丰富自我的平台,大家都来跑跑龙套,只是一个热热闹闹的会所,不少同学醒悟后也会弃之而去。
记者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