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椰风蕉雨风景异

更新时间:2012-03-31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我校学子赴台湾义守大学修业记

 

 

“陆生”与马英九的热情合影

 

 

组织所有国际学生出游

 

 

学生们的合影

 

2012年3月5日,市场营销10级学生刘天豪接到一个电话。几分钟后,他快步走向学校行政楼,来到那间他并不陌生的办公室,一个信封递交到他手中。拆开信封,他小心地取出那张有些泛蓝的纸,纸上用繁体字清楚地印着:义守大学交换生学期成绩证明书。虽然是薄薄的一张纸,然而他拿在手里,却感觉分外沉重。

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光景,再一次浮现脑海,历历在目。

 

不托底的旅程

2011年2月23 日清晨,天色尚朦胧。一辆校车从我校门口出发,缓缓驶向天河机场。乘坐这趟校车的,是我校14名学生,此时此刻,他们拥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我校第一批赴台交换生,在台湾也称“陆生”。

早在出发的几个月前,经过学生自愿申请、校方核定的程序之后,我校正式确立第一批赴台交换生的名单——分别是来自学校五个院系的14名08级、09级学生。学校外事办公室的老师坦言:“学校设立对台交流活动的宗旨,就是希望能给我们的学生搭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开阔视野,提升其竞争力,也为将来就业或出国深造增加筹码。”

晚上,飞机降临高雄小港机场,我校对台交流历史从这一刻正式书写。除了兴奋与期待,学生们的心里还闪现着隐隐的担忧。用08级外语专业李淘婉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带队老师,也没有任何人有类似经历,未来就像一张白纸,只能凭我们任意去描画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事,舒缓了学生们的情绪。“走下飞机,入境检查官的微笑和几句安慰的话语,立刻扫除了我们心中大部分的忧虑”,她随即说道。

 

不浮躁的理论学习

建校于1986年的义守大学坐落于台湾佛光山山顶,在夜幕中端庄地迎接着约200名 “陆生”的到来。会计专业09级学生王璇宇回忆,这些“陆生”中近九成的学生来自一本院校,来自我校的14名学生,与其他所有“陆生”一道,共享着这里的学习资源。

刘丹丹是我校第二批赴台交换生。她在义守大学所修课程赴台之前已选好,财务管理专业09级的她选择了六门主修课,分别是《国际行销》、《证券交易法》、《国际财务管理》、《收购与合并概论》、《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共计18个学分。

“一开始上课便感到明显不同”,刘丹丹介绍道,台湾的大学生都有独立的课桌,老师也不会一节课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有时会站在课堂中间来讲。

事实证明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感受到的教学差异愈渐了然。

“学习内容细而精”、“课程安排合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多数交换生统一的归来心得。王璇宇举例,“一门课的开头,老师会陈述这一科目的三个核心问题,并且会告诉学生,‘第一个问题必讲,人人都必须弄懂,剩下的两个问题辅讲,不懂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于是这学期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吃透这一个问题。”

“所以台湾的学生都特别‘淡定’,换句话讲就是不急躁,知识学得很慢,但却能够真正吸收。这种方式很适合做研究!”王璇宇笑着说。

 

不走过场的实践

郭一琛是我校第一批赴台交换生中为数不多的工科学生之一,来自08级电气专业。在《电力系统模拟》课上的见闻,他仍记忆犹新,“我们电力系统课程全部以英文授课,每人配备一台电脑,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操作。除此之外,旁边还装有发电机等器械,所以听起课来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他还介绍,在科目《绿色能源》的课外实践中,他们还主动申请前去高雄市垃圾回收厂参观,“第一次看到垃圾处理的实际过程,的确让我收获不少!”

此外,新闻09级的陈含东的一次实践经历更是不同寻常。在其学习期间,老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会带着学生去实验室、电影片场等地方参加实践。“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我们集体参加台湾电影版《痞子英雄》的试镜,并且很幸福地成为了里面的临时演员!在制片现场,看着扛着机器的工作人员,我就联想到以后工作的情况,这远比课堂上讲来得深刻!”他兴奋地说道。

 

不摆架子的老师

义守大学虽然建校稍晚,硬件设施却很完备,软件资源——师资的一流尤其令交换生们赞不绝口。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几乎全部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这就让他们的授课方式极其多元化,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王璇宇如是说道。

与她同修会计专业的08级学生刘世明对这一点也感触颇深。“那边老师的确都有真才实学,并且上课都不怎么‘摆架子’。有次老师在学生座位旁边讲课,顺手拿起学生桌上的饮料就喝了一口,喝完还会问:‘同学,你这饮料是什么牌子?’。”说到这,刘世明笑了起来。“还有一次,前排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其他的话题,正在板书的老师竟然放下粉笔转过了身,参与学生们的讨论,这要是放在内地,大家恐怕早就惊呆了”。

“当然”,刘世明接着说,“有时也会出现略显尴尬的场面。一次上《专案管理》课,老师讲到一半突然被一道题目困住了,底下就有学生起哄:‘题都不会做还来教什么书喔!’老师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平静地说:‘虽然我是老师,但我也有不会的地方,所以才要教学相长嘛’,”刘世明顿了顿,“抚平了学生,又搏回了面子,老师就这样转危为安。”

 

不愿醒来的台湾梦

除了平日的学习,将宝岛台湾的每一处风光尽收眼底无疑是“陆生”们最心醉的福利。垦丁的沙滩,美浓的果园,绿岛的夜景,花莲的海岸……一说到台湾的美景,交换生们个个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除了自己单独或与同伴组团畅游台湾,不少学生也会参加到义守大学的学生社团中去。刘丹丹曾加入的义守大学登山队就是其中一个。“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露营,晚上我们还集体去夜游,很刺激很有挑战性。”刘丹丹兴奋地说道。

除此之外,最令学生们兴奋的收获,莫过于能亲自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握手并且拍照留念了。“那次是马英九到义守大学进行演讲,临走时安排马英九与大陆学生握手。大家个个简直激动得要命!在获准拍照后,学生们争相涌上前合影,场面实在是太火爆了!”回忆起这段经历,王璇宇兴致勃勃,仿佛是刚刚经历过一般。

四个月的时光,在每个学生眼里都是美丽而短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异地生活也总有结束的一天。六月的末尾,收拾好行囊,14名学生陆续登上了返程的飞机,挥别台湾。

“去台湾之前,我上课、考试都不会太用心,想着凑合凑合也就行了。但回来之后,我变了。”王璇宇一字一句,说得很认真。“之前的不上心,是因为觉得怎样都无所谓,但回来之后,我知道我必须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总觉得台湾就是一场梦,不愿醒来,但现实总是要面对的。实在很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这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归来之际,刘丹丹在她的赴台心得中这样写道。也为整整四个月的交换生生涯,画上了最末的句点。

 

 

 

记者 刘卓群 李庆余 唐晓柯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椰风蕉雨风景异

2012-03-31 15:34:27

我校学子赴台湾义守大学修业记

 

 

“陆生”与马英九的热情合影

 

 

组织所有国际学生出游

 

 

学生们的合影

 

2012年3月5日,市场营销10级学生刘天豪接到一个电话。几分钟后,他快步走向学校行政楼,来到那间他并不陌生的办公室,一个信封递交到他手中。拆开信封,他小心地取出那张有些泛蓝的纸,纸上用繁体字清楚地印着:义守大学交换生学期成绩证明书。虽然是薄薄的一张纸,然而他拿在手里,却感觉分外沉重。

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光景,再一次浮现脑海,历历在目。

 

不托底的旅程

2011年2月23 日清晨,天色尚朦胧。一辆校车从我校门口出发,缓缓驶向天河机场。乘坐这趟校车的,是我校14名学生,此时此刻,他们拥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我校第一批赴台交换生,在台湾也称“陆生”。

早在出发的几个月前,经过学生自愿申请、校方核定的程序之后,我校正式确立第一批赴台交换生的名单——分别是来自学校五个院系的14名08级、09级学生。学校外事办公室的老师坦言:“学校设立对台交流活动的宗旨,就是希望能给我们的学生搭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开阔视野,提升其竞争力,也为将来就业或出国深造增加筹码。”

晚上,飞机降临高雄小港机场,我校对台交流历史从这一刻正式书写。除了兴奋与期待,学生们的心里还闪现着隐隐的担忧。用08级外语专业李淘婉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带队老师,也没有任何人有类似经历,未来就像一张白纸,只能凭我们任意去描画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事,舒缓了学生们的情绪。“走下飞机,入境检查官的微笑和几句安慰的话语,立刻扫除了我们心中大部分的忧虑”,她随即说道。

 

不浮躁的理论学习

建校于1986年的义守大学坐落于台湾佛光山山顶,在夜幕中端庄地迎接着约200名 “陆生”的到来。会计专业09级学生王璇宇回忆,这些“陆生”中近九成的学生来自一本院校,来自我校的14名学生,与其他所有“陆生”一道,共享着这里的学习资源。

刘丹丹是我校第二批赴台交换生。她在义守大学所修课程赴台之前已选好,财务管理专业09级的她选择了六门主修课,分别是《国际行销》、《证券交易法》、《国际财务管理》、《收购与合并概论》、《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共计18个学分。

“一开始上课便感到明显不同”,刘丹丹介绍道,台湾的大学生都有独立的课桌,老师也不会一节课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有时会站在课堂中间来讲。

事实证明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感受到的教学差异愈渐了然。

“学习内容细而精”、“课程安排合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多数交换生统一的归来心得。王璇宇举例,“一门课的开头,老师会陈述这一科目的三个核心问题,并且会告诉学生,‘第一个问题必讲,人人都必须弄懂,剩下的两个问题辅讲,不懂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于是这学期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吃透这一个问题。”

“所以台湾的学生都特别‘淡定’,换句话讲就是不急躁,知识学得很慢,但却能够真正吸收。这种方式很适合做研究!”王璇宇笑着说。

 

不走过场的实践

郭一琛是我校第一批赴台交换生中为数不多的工科学生之一,来自08级电气专业。在《电力系统模拟》课上的见闻,他仍记忆犹新,“我们电力系统课程全部以英文授课,每人配备一台电脑,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操作。除此之外,旁边还装有发电机等器械,所以听起课来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他还介绍,在科目《绿色能源》的课外实践中,他们还主动申请前去高雄市垃圾回收厂参观,“第一次看到垃圾处理的实际过程,的确让我收获不少!”

此外,新闻09级的陈含东的一次实践经历更是不同寻常。在其学习期间,老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会带着学生去实验室、电影片场等地方参加实践。“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我们集体参加台湾电影版《痞子英雄》的试镜,并且很幸福地成为了里面的临时演员!在制片现场,看着扛着机器的工作人员,我就联想到以后工作的情况,这远比课堂上讲来得深刻!”他兴奋地说道。

 

不摆架子的老师

义守大学虽然建校稍晚,硬件设施却很完备,软件资源——师资的一流尤其令交换生们赞不绝口。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几乎全部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这就让他们的授课方式极其多元化,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王璇宇如是说道。

与她同修会计专业的08级学生刘世明对这一点也感触颇深。“那边老师的确都有真才实学,并且上课都不怎么‘摆架子’。有次老师在学生座位旁边讲课,顺手拿起学生桌上的饮料就喝了一口,喝完还会问:‘同学,你这饮料是什么牌子?’。”说到这,刘世明笑了起来。“还有一次,前排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其他的话题,正在板书的老师竟然放下粉笔转过了身,参与学生们的讨论,这要是放在内地,大家恐怕早就惊呆了”。

“当然”,刘世明接着说,“有时也会出现略显尴尬的场面。一次上《专案管理》课,老师讲到一半突然被一道题目困住了,底下就有学生起哄:‘题都不会做还来教什么书喔!’老师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平静地说:‘虽然我是老师,但我也有不会的地方,所以才要教学相长嘛’,”刘世明顿了顿,“抚平了学生,又搏回了面子,老师就这样转危为安。”

 

不愿醒来的台湾梦

除了平日的学习,将宝岛台湾的每一处风光尽收眼底无疑是“陆生”们最心醉的福利。垦丁的沙滩,美浓的果园,绿岛的夜景,花莲的海岸……一说到台湾的美景,交换生们个个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除了自己单独或与同伴组团畅游台湾,不少学生也会参加到义守大学的学生社团中去。刘丹丹曾加入的义守大学登山队就是其中一个。“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露营,晚上我们还集体去夜游,很刺激很有挑战性。”刘丹丹兴奋地说道。

除此之外,最令学生们兴奋的收获,莫过于能亲自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握手并且拍照留念了。“那次是马英九到义守大学进行演讲,临走时安排马英九与大陆学生握手。大家个个简直激动得要命!在获准拍照后,学生们争相涌上前合影,场面实在是太火爆了!”回忆起这段经历,王璇宇兴致勃勃,仿佛是刚刚经历过一般。

四个月的时光,在每个学生眼里都是美丽而短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异地生活也总有结束的一天。六月的末尾,收拾好行囊,14名学生陆续登上了返程的飞机,挥别台湾。

“去台湾之前,我上课、考试都不会太用心,想着凑合凑合也就行了。但回来之后,我变了。”王璇宇一字一句,说得很认真。“之前的不上心,是因为觉得怎样都无所谓,但回来之后,我知道我必须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总觉得台湾就是一场梦,不愿醒来,但现实总是要面对的。实在很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这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归来之际,刘丹丹在她的赴台心得中这样写道。也为整整四个月的交换生生涯,画上了最末的句点。

 

 

 

记者 刘卓群 李庆余 唐晓柯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