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新热中有新招
每年丹桂飘香之际,新生的到来总会给校园增添一缕活力,随之而来的招新活动更是将这股气息炒热。风格迥异的招新海报,花样迭出的招新方式,新奇各异的考核题目……面对各社团挖空心思想出的宣传“妙招”,新生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为此,记者在校园里做出了调查采访。
招新抢先机
校团委办公室的招新工作早在暑假期间就已开展,并采取了一系列 “建立新生交流群”、“推出社团招新视频”等手段。而这种方式被大多数的社团用作了招新的“前期预热”。与我校有关的微博、贴吧等互联网社区里处处可见招新宣传的内容,从阳光爱心协会的支教生活照到艺术团舞蹈队的演出照,从桌游协会的赠送会员卡帖到校主持队的招新视频,各类招新帖比比皆是,这些新贴也引来许多新生的回贴互动。
其实,这些网络上的“招新预热”仅仅是个开始。当新生们走入校园开始大学第一课——军训时,招新热潮再一次被掀起。校艺术团在军训晚练的时候带去了歌舞、体操等表演并且请上了教官一展歌喉,献唱《普通朋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挥起手中的手机,闪亮的屏幕顿时成了一片光海,他们大声呼叫着教官的名字。一些新生们不禁感叹,这种招新的宣传方式确实很新颖抢眼。
除此之外,军训时校广播台成员们穿着整齐的服装用简练的话语介绍了部门工作,新闻中心记者团的成员们则是到新生宿舍分发着校报,而十月公社的一些同学更是将自己打扮成动漫里的人物形象在校园里进行宣传。
招新有“新”意
社团招新除了在时间上抢占先机在方式上更是新意迭出。招新现场,各色各样的招新展板在学校的西区、中区及南区广场上大展光彩。
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团的招新现场为同学制作了七张十二星座系列的海报,这种方式巧妙地将“星座”这个潮流话题与招新海报结合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星座,每个星座又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希望在记者团的六大部门里新成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适合自己的部门与位置。”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这次系列海报的用意。
除了星座这个“潮”主题海报外,该校校团委办公室的几张宣传海报也格外引人注目。该海报以一系列的夸张造型海报凸显了各个部门的职能,如《青年先锋》编辑部的海报就展现了一只独具观察力的眼睛,而宣传部的海报则用一张“饕餮大嘴”的画报来表明该部门宣传的职责。另外,校广播台的招新海报还加入了动漫主题,以动漫《海贼王》的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个部门的风采。
海报不同寻常,社团招新的试题也是别出心裁。视频影像社笔试时,要求新生模仿最近网络上热传的“加油吧,学弟”造句的模式编写一段话,城建学院面试时则提问“电视机的屏幕为什么是方的而不是圆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频频出现在招新试题上,一名新生甚至在试卷上标注:“这题牛掰了。”
新生眼中的招新
面对各社团与组织五花八门的招新方式,新生们则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他们对这些社团组织充满着好奇。其中,来自土木1207班的王啸就告诉记者,他参加了新闻中心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及该院辩论队等七个社团组织,因为他想充分地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使其大学生活过得充实并又有意义。而来自金融的唐同学则表示,社团下寝室宣传的方式很用心,很令人感动,既让新生详细地了解了该组织,又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感情,一举两得。也有少数新生在看到这些创意各异的招新海报时,觉得眼前一亮,增添了对这个社团的好奇心。
据调查,普遍新生报的社团有三四个,多的甚至十来个。当被问及为什么报得这么多时,新法学院的鲁同学表示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么多,有的是被招新宣传吸引,有的是觉得有兴趣就报了,而现在却被告知自己被所有报过的社团都录取了,一时间反而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记者 郭倩芸 周莉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