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正文详情

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

更新时间:2012-11-19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学校门户  

 艺术设计学院发展侧记

 

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从学生规模、师资结构、教学成果、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工作开展、办公场所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四年前,艺术设计学院还称艺术设计系的时候,在整个武昌分校的各个系部中只算是小兄弟,九系这个称呼,不仅仅是排序,也是艺术设计学院自身规模的写照。2009年初,学院共有学生400余人,两个专业共三个专业方向,教职员工不足30人,教师结构严重偏年轻化,实验室只有陶艺实验室,校企合作单位与写生基地共有3家,学院发展呈现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改变这些状况一直是全体艺术设计学院人心中一块深深的理想。变化起于奋进,腾跃源于改变。

 

扩大办学规模,奠定学院腾飞基础

2009年9月艺术设计学院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全面分析了艺术设计学院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情况,连续召集学院中层干部会议商讨发展大计,并与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商谈,认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规模和教师结构的问题,由此2009年底,学院在董事长的支持下,将2010年的招生规模扩大到本科招生两个专业四个方向281人,本科专业之下招收专科生167人,而且在充分调研市场和就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于2010年申报了工业设计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当年就招生情况良好,由此学院的学生人数在2012年9月达到1243人,较三年前增长了三番。由于学生人数和素质的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每年度取得的各项设计比赛成果有了很大的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四川省金熊猫将、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优秀视频作品大赛、楚天创新奖、中南星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整合教师结构,教学科研双并进

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在2010、2011年两年内不断引进并改善现有教师结构,截止2012年6月学院共有高级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由此实现了青年教师的硕士化且逐步向博士化推进,并派遣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专业前沿活动,在现有学院经费的保障下平均每年有3人次进修,积极鼓励学院中青年教师参与各项校省级课题的申报以及撰写高品质的学术论文,截止到现在学院共完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在建3门,在研校级教学项目2项,横向科研课题结题2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在研4项,并且在不断完善的科研政策支持下学院的教科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不断发展起来。根据统计,我院教职工在省级、校级课题研究中中屡有创新,并获得了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正式比赛奖、省教学能手,省道德标兵等称号。

 

狠抓实践环节开展,扎实推进实验室建设

实践实训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近几年强调的重点,艺术设计学院借助学校发展的春风,近三年来共建设了装饰施工、动画二维和摄影摄像三个专业实验室,并预备建设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动画三维实验室、数码印刷实验室。同时狠抓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与婺源余一甲写生基地、西递宏村写生基地、凤凰写生基地、太行山写生基地、武汉旗人工程有限公司、盛唐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海豚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震旦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将学生的课堂实训、集中性实践环节充分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展开,为学生创造临近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机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是国家和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将把国家的未来指引到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而站在2012年的年末,艺术设计学院人将在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在激昂向上的时代潮流中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将艺术设计学院的未来发展得更加波澜壮阔。

 

 

特约记者 高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综合新闻

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

2012-11-19 13:57:45

 艺术设计学院发展侧记

 

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从学生规模、师资结构、教学成果、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工作开展、办公场所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四年前,艺术设计学院还称艺术设计系的时候,在整个武昌分校的各个系部中只算是小兄弟,九系这个称呼,不仅仅是排序,也是艺术设计学院自身规模的写照。2009年初,学院共有学生400余人,两个专业共三个专业方向,教职员工不足30人,教师结构严重偏年轻化,实验室只有陶艺实验室,校企合作单位与写生基地共有3家,学院发展呈现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改变这些状况一直是全体艺术设计学院人心中一块深深的理想。变化起于奋进,腾跃源于改变。

 

扩大办学规模,奠定学院腾飞基础

2009年9月艺术设计学院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全面分析了艺术设计学院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情况,连续召集学院中层干部会议商讨发展大计,并与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商谈,认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规模和教师结构的问题,由此2009年底,学院在董事长的支持下,将2010年的招生规模扩大到本科招生两个专业四个方向281人,本科专业之下招收专科生167人,而且在充分调研市场和就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于2010年申报了工业设计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当年就招生情况良好,由此学院的学生人数在2012年9月达到1243人,较三年前增长了三番。由于学生人数和素质的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每年度取得的各项设计比赛成果有了很大的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四川省金熊猫将、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优秀视频作品大赛、楚天创新奖、中南星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整合教师结构,教学科研双并进

为了满足办学的需要,在2010、2011年两年内不断引进并改善现有教师结构,截止2012年6月学院共有高级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由此实现了青年教师的硕士化且逐步向博士化推进,并派遣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专业前沿活动,在现有学院经费的保障下平均每年有3人次进修,积极鼓励学院中青年教师参与各项校省级课题的申报以及撰写高品质的学术论文,截止到现在学院共完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在建3门,在研校级教学项目2项,横向科研课题结题2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在研4项,并且在不断完善的科研政策支持下学院的教科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不断发展起来。根据统计,我院教职工在省级、校级课题研究中中屡有创新,并获得了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正式比赛奖、省教学能手,省道德标兵等称号。

 

狠抓实践环节开展,扎实推进实验室建设

实践实训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近几年强调的重点,艺术设计学院借助学校发展的春风,近三年来共建设了装饰施工、动画二维和摄影摄像三个专业实验室,并预备建设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动画三维实验室、数码印刷实验室。同时狠抓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与婺源余一甲写生基地、西递宏村写生基地、凤凰写生基地、太行山写生基地、武汉旗人工程有限公司、盛唐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海豚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震旦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将学生的课堂实训、集中性实践环节充分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展开,为学生创造临近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机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是国家和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将把国家的未来指引到一个充满挑战的方向,而站在2012年的年末,艺术设计学院人将在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在激昂向上的时代潮流中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将艺术设计学院的未来发展得更加波澜壮阔。

 

 

特约记者 高飞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