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岗的日子
阳光轻洒在书桌的一角,开启了一整天的生活。整齐排列的书籍和整洁有序的桌椅一同营造出图书馆静谧的氛围,同学们在宁静中伏案深思、徜徉书海。而他们——图书馆勤工助学岗的同学们,除了维护这份安宁,更多的是融入了这样的氛围。
辛勤地工作
早晨八点,图书馆以干净整洁的面貌开始迎接新一天的生活。哗哗翻动的书页,进进出出的人群,一天的生活开始后变化也在产生。勤工助学岗的同学就此开始了工作。
会计专业的刘东东是图书馆上书岗的一位成员,在图书馆分馆二楼负责书籍的分类。她具体的工作是将同学们归还的书籍重新摆放到相应的书架上去,而此项工作的工作时间是不定的,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工作。“在图书馆工作的日子,生活变得更充实。”因为这份工作,她的课余时间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并与图书馆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她有同样感触的还有来自电气1205班的武俊同学,现在的他在熟悉了各类书籍的位置后成为了一名“上书达人”。他一个星期能上一千多本书,每个星期都可以超额完成任务。因为图书馆的人流量大,所以他们的工作量也很大,但对于这一点,武俊同学感叹到:“有时候上书真的很累,但每次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又会觉得很开心。”
除了学生志愿者在这里工作外,还有图书馆学管会监管部的同学在为营造良好阅读环境而努力。会计专业的杨思莹是学馆会监管部的部员,除了负责上书她还要参与图书馆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学管会的工作,监管部部长官善志再熟悉不过,“平时大家的工作确实蛮辛苦的,必须要呆在图书馆,可有时候有自己的事,工作蛮累,但大家还是会坚持。因为一份责任,因为图书馆是属于大家的。”
努力的坚持
也许这里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是大家都还是坚持了下来。机械制造专业的大二学生周胜在进入助学岗后一直坚持到现在。土木专业的黄湘林也感慨道:“从来没有想过退出,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另外,每周都有两次训练的合唱团团员孙博文也向记者感慨,曾经一度想过放弃,但看到所有人都在坚持着,觉得自己也就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而且她觉得自己以前做事总是缺乏毅力,所以现在想在大学期间好好的做一件事。
也许这里的工作有时很枯燥,但一路上都有朋友陪伴,在勤工助学岗的日子就不再单调。“我要感谢我的三位好朋友”,电气1205班的武俊这样说道。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勤工助学岗,才让他现在有机会在这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刚开始上书的那些日子里,他感觉很无聊想放弃的时候,是他的组长一直给他鼓励,让他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在他还没学会如何上书的那些日子里,是他的组员耐心帮助他,让他学会了上书的技巧。
也许一个梦想的坚持需要以放弃另一个爱好为前提,但决定了、坚持了就能获得快乐。会计专业的刘东东最擅长的是跑步,她不但是班上的文体委员,而且还参加了武汉东湖跑,但在去年开学初期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加入体育部。此后,她和室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图书馆勤工助学岗的面试。成绩出来后,面对自己成功被录取,而两位室友被淘汰的境况时,她曾一度想退出。最终理性战胜了冲动,因为不愿天天窝在寝室,且想锻炼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她选择了继续留在图书馆。
收获的快乐
勤工助学岗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像一个家庭一样,有温馨、感动,也收获了不少快乐。
会计专业杨思莹的室友杨盼在她的说服下加入勤工助学岗后,在总管收书之余,意外发现了图书馆的外语空间。于是,她们经常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外语空间学习英语。
同为会计专业的刘东东在这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快乐与疯狂的时光。世界末日那天,由于课程较多,刘东东和她的室友们中午利用午餐的时间在图书馆上书,时间却在她们上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了,等她们发现快到上课时间的时候,只能端着碗面边吃边狼狈的行走在赶课的路途上。后来她还发微博吐槽说,都世界末日了,也不让人好好吃饭。即使这样,她仍觉得很开心,那些流过的汗水都是对她成果的肯定。最让她感动的则是去年平安夜,也就是她十八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了勤工助学岗的一位同学送的十八个苹果,而她们得知她生日也只是聚会上一句不经意的提起,而后就记在了心里。
“我们小组四人总是一起工作、学习,关系很好。她们三人很负责任,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到图书馆。”学管会监管部的廖崇艳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出对这个“家”的喜爱。在勤工助学风采展活动中,她的一个组员在便利贴上写下了对她的祝福与感谢。此外,她的组员还与她一起学习微积分。工作中的互帮互助俨然已延伸至学习生活当中。这里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还让她变得开朗,锻炼了交际能力,收获良多。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看起来只是一个工作平台。但因有了她们的参与,这样的工作平台就变成了架起学生和图书馆交流与建议反馈的桥梁,他们在这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大家建立起一个更加和谐与美好的图书馆学习环境。在勤工助学岗的日子已使他们融入了图书馆的氛围之中。图书馆学管会监管部部长官善志表示:“图书馆勤工助学岗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们会坚持下去,一起让平凡的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记者 郭倩芸 鲁海涛 黄令 通讯员 童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