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湖屈原纪念馆 叹楚文化古韵延存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为让学子品味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5月26日,图书馆组织来自各学院的23名同学前往东湖屈原纪念馆参观游览,艺术设计学院张钰老师应邀一同前往。此活动为图书馆第二届“汉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
“东湖屈原纪念馆是一座仿古建筑,于1958年建成……”会计1608班李文珺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屈原纪念馆的历史。进入纪念馆内,悬于雕塑上方的匾额便映入眼帘,牌匾上书“日月争光”四字,分外引人注目。室内陈列着战国青铜器与玉制品,古朴厚重,饰纹精美,激发了同学们对楚文化的好奇心。“在战国时期,青铜器是一种常见的礼器,也是身份的象征。”张钰老师讲解道。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青铜器,他还分析了楚文化中“九鼎八簋”的礼制。在玉制品展区,张钰老师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玉文化,“玉,昭示着节操高尚,其纹饰及造型则表达了战国时期人们对天的敬畏之情和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
展厅陈列,宏大壮丽,《屈子行吟图》典雅精美,屈原铜板浮雕惟妙惟肖,再现了屈原不平凡的一生,也展现出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张钰老师介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与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相契合的。同学们身临其境,根据实物主动学习,更能够有所知、有所获,比仅限于课堂学习要丰富得多,印象也更深刻。”
机器人1703班王帅表示,亲临屈原纪念馆,让他能在书本之外,更深刻地了解到屈原的生平遭遇。他感叹道,“漫步于大厅之中,细观陈列,品鉴书画,我对屈原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活动结束后,张钰老师表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生动有趣,将历史文化景点游览和深度讲解学习结合起来,是开展第二课堂的有效方式。
活动负责人段莉虹老师介绍,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已成为传承千年的端午节民俗。图书馆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举办屈原纪念馆雅集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屈原文化和屈原不朽的精神,并将这份爱国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
记者 施梦羽 王堂龙
通讯员 张旋子
摄影 周丽娟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