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思政铸魂
近日,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室,线上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
会上,副院长李林阐释了党中央提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具体要求,“三全育人”的内涵及前期试点工作,学校党委及行政关于三全育人工作的方案和工作部署。他还以自身教学、科研等工作为例,分享了本学期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体会。由他牵头的《市场营销学》课程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与课程中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教学环节体现出来。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服务社会。
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张瑞林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实践育人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推行导师制,全方位、全过程对本专业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专业素养引导、毕业职业规划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她还分享了《商务礼仪》课程开展“腹有诗书气自华”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践行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经验、好做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黄颖分享了在“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方面的感受。她在《宏观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围绕中国GDP的国际排名演变、新冠疫情下的中外政策实践比较、中国42年经济增长奇迹等主题,将宏观经济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主题汇报、讨论,导入思政要素。同时还推荐学生观看张维卫教授的《这就是中国》栏目,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郑洁熹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形成协同效应。如讲授经济法中关于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时,结合新冠疫情期间各企业捐款捐物、通力合作、不计报酬建设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教工党支部书记、会计与财管系主任余毅提出,会计学专业课教师要整合课程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观四个维度,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以目前《会计学原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例,应将“三全育人、思政铸魂”融入课程建设中,对《会计学原理》课程进行思政定位,将思政元素融合其中。
金融专业教师韩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吴小雅也分别对本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党总支书记李平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体现,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思想引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各专业应做好总体设计,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要牢固树立专业教师课程育人意识,丰富和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能力,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特约记者 王慧娟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