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讲座 提升教学能力
为加强我校数学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升数学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7月19日,基科部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科学中心系列讲座(报告)暨数理论坛第228期教学讲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刘三阳教授为教师们作了教学能力纵横谈专题讲座。讲座充分展示了教学工作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多元化,重点探讨了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之道和良师炼成之路。
刘三阳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才培养,因此育人是目的、学科是基础、课程是核心、专业是依托、师资是关键、成效看学生。要积极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讲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能力,是学生受益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随着青年教师的大量增加,青年教师成为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变数,培养其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
刘三阳教授还提到了杨振宁教授的老师泰勒、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克斯的原生态教课方式,提出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讲课方法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名师大家分析问题、探索思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启示,发人深省。刘三阳教授强调,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承认或接受书上的结果,而要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至模拟知识的(重新)发现过程。由于教材往往出于简洁性和逻辑性的考虑,不大记述知识发现的脉络和过程,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编,改变通常“定义-定理-证明-例题”的刻板演绎模式,在课堂上展示数学思维活动和知识发现过程。最后,刘三阳教授解析了“讲课十忌”和“讲课十法”,供与会人员学习借鉴。
与会教师在讲座结束后纷纷表示,刘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帮助大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教学信心、明确了教师责任,今后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特约记者 龙松
编辑 张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