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学子服务基层展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闻与文法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利用假期走进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在生动实践中学本领、增才干。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挥洒青春。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吴显绩,已经三次参加基层服务。2020年疫情爆发后,他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成为家乡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道信访办的基层工作助理。初入“职场”,吴显绩的办公软件使用还不太熟练,在整理社区党员和独居老人信息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他毫不懈怠,用心学习,在一次次“锻炼”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今年上半年,吴显绩再次投身街道信访工作,为因房屋拆迁、医保问题、社区邻里纠纷、生活贫困、家人患病寻求帮助的上访者合理解决诉求,工作受到所在单位好评。今年暑期开学后,得知学校对部分学生公寓进行防疫管理,吴显绩立刻申请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们分送物资、发放盒饭。三次实践经历,让吴显绩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是嘴上说说,必须身体力行。唯有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擦亮党员身份,练就过硬本领,增长见识才干,才能更好地为将来走向社会打牢基础。
青春是靓丽的底色,奉献是无悔的宣言。编导2003班的陶泉两度投身基层服务,为抗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2022年1月,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社区疫情防控却不能松懈。陶泉的母亲作为党员,毅然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陶泉深受鼓舞,与母亲齐“上阵”。起初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陶泉应付起来显得手忙脚乱,看到母亲井然有序地处理各项工作,陶泉认真跟着学习处事方法,力求更好地完成工作。今年暑期,陶泉再次参加基层服务工作,通过电话联系近百名社区党员,告知社区将举办“推荐提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专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践中她边学边干,力求做好做实,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实践中积淀干事本领。来自新闻2101班的彭监波,经常背着一个印有“共青团湖北省委”的书包,每每有人问起,他都会自豪地告诉对方:这是自己暑期基层实践的“奖励”。今年暑假,彭监波得知监利市要招聘监利籍在校和返乡大学生兼任乡镇(管理区)团委副书记的消息,便迅速报了名并应聘成功。随后,他被分配到卫生健康办公室,主要负责疫情流调摸排工作。工作中,他热心负责有担当,以诚恳、耐心的态度和亲切、精确的语言,认真做好每一次流调摸排工作。此外,他还细致填写好了社会人员档案信息。彭监波坦言,填写这些信息档案比高考写作文还要紧张,一个字都不能写错,但也正是这一笔一划的归档工作,磨炼了自己的心性。
风华正当时,扬帆好远航。在一次次基层社会实践中,新法学子以青春之奉献,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以青春之责任,书写了服务社会的精彩华章。
记者 李彤 张佳乐 韩春龙
通讯员 吴菁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