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信息公开网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栏目  >> 教学质量信息  >> 就业相关信息正文

5-31-69 武昌首义学院2022年就业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发布时间:2022-09-20 来源:武昌首义学院 阅读次数:

一、强化组织领导,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

组织召开就业工作部署会议、专题会议等,传达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就业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形成“领导主抓、招就处统筹、学院推进、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制定并出台就业考核办法,完善考评细则,明确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各学院就业工作积极性和配合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已出台制度的可操作性,细化操作流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就业管理工作各环节的办事流程,将已经梳理和完善的各项办事流程上墙上网,形成“制度化约束、程序化操作、满意化服务、过程化管理、现代化办公”的就业工作局面。

三、整合优势资源,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主动“走出去”,挖掘和抢占各类市场资源,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党政一把手率先垂范,领导班子成员纷纷带队开展“访企拓岗”就业促进专项行动,2022年春季学期共开展走访32次,新开拓用人单位20余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5份,新建立就业实习基地15个。

二是热情“请进来”,精心组织筹划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招聘在毕业生求职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秋招黄金季组织校园双选会1场,参会企业100家,提供岗位1680个;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1场,58位优秀校友携优质资源回母校纳才;举办网络招聘会8场,1920家参会企业提供岗位47600个;举办专场宣讲(含线上)会54场,提供岗位12003个,极大满足了2022届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供需比达1:13。

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无形就业市场。充分利用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及湖北高校就业网络联盟平台,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交流,形成全方位的人才供需信息收集、现代化的招聘信息处理、立体化的招聘信息发布、多渠道的高校招聘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化平台,通过就业信息网、毕业班就业工作QQ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定向推送,确保岗位直达毕业生,全年共发布各类招聘信息6420条,提供岗位需求数25540个。

四、增强服务意识,让毕业生、企业满意

一是深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让毕业生满意。企业招聘需求定向推送,确保岗位直达;就业信息网设置查询模块,提供便捷服务;全面推行电子签约,为企业和毕业生顺利签约缩减流程;招聘会设置“简历门诊”,提供实时求职解答;简化离校手续办理和户档转递流程,确保毕业生安全、顺利、文明离校。

二是通畅信息渠道,搭建校企桥梁--让企业满意。在招聘活动中改进服务措施,简化服务流程,充分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实现用人单位就业市场便捷服务与管理,积极收集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招聘活动服务质量,让企业满意。

五、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是全面摸排毕业生就业意向,完善毕业生求职意愿数据库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二是根据毕业生自身条件、个性特点进行职位推荐与匹配,减少求职的盲目性,提升求职成功率。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三是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全力服务毕业生就业需求,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四是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

六、落实各项政策,帮扶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

一是大力宣传人才新政,配合各地方政府做好招才引智政策宣传解读;二是加大对求职创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兜底帮扶,积极落实补贴政策,帮助286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完成求职创业补贴申报和发放工作;三是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台账,对未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精准帮扶,建立健全未就业帮扶包干责任制,做好精准帮扶推荐工作,确保“离校不离线、服务不间断”。

七、将毕业生跟踪回访做出实效和品牌

积极做好应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回访服务,加强对各学院跟踪回访工作的过程监管,督促各学院建立毕业生跟踪档案,通过跟踪回访让毕业生切实感受到母校的温暖和关怀,也为学校与企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知名度和满意度。

八、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加大毕业班辅导员就业管理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就业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就业统计“四不准”“三不得”工作要求,明确就业统计工作责任;积极组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强化指导,努力构建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