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要高古 调要响远
发布时间:2010-09-28发布部门:学校门户阅读次数:
——戴建业南湖讲坛畅谈人生格调
启迪人文智慧,提升人生境界。9月26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术研究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戴建业教授抵校演讲。第70期《南湖讲坛》上,戴教授“人生境界与文学格调”的畅谈,将师生们引入万古天然、意蕴悠远的至极人生境界。
戴教授开篇明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格”、“调”和人生境界的基本含义,强调“格要高古,调要响远。格法于汉魏,调取于盛唐。”他说,有境界则自成格调。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的精神、品格、觉解所达到的程度,并通过举止态度所表现于外的存在状态。人生的境界以心灵的认知为主,人生的格调以情感的趋向为主。
戴教授以毛泽东、陆游和郭沫若的诗词为例分析三人的格调与境界,指出毛词格高调响;陆辞高华脆弱。条分缕析中,他不时间杂些许“闲言碎语”,讽刺当代某些文学作品中荒诞、媚俗境界和格调的现象。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抒发情怀,并穿插评论当代作家与古代作家的创作特点,其见解精辟独到,引人入胜。
在讲解格调与品位时,戴教授不时将看似艰深的文学问题与当前在年轻人中流行而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化现象相结合,引用李白、杜甫等人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进一步诠释“格调与品味”的关联。他不拘一格地述说李白、杜甫、晏几道等人的言情古诗,从中分析诗人的格调与爱情品位,大赞李白杜甫是“伟大健康时代培养出的优秀儿子!”盛赞杜甫对妻子高尚的爱与人生品位。
戴建业教授全程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轻松愉快的气氛,将听众领入至情至美的境界。长达两小时的讲座中,现场气氛异常炽热,其精彩演讲不断博得师生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