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校园  > 读书心得正文

目睹《目送》

发布时间:2015-06-05发布部门:武昌首义学院阅读次数:

最早看到《目送》里面的文章是来自于多年订阅的《南方周末》的阅读版,南周曾经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不间断的刊出了龙应台的文章。而将这本集子放入到我家书柜的是我的老婆在购买龙应台的另外一部集子《与安德烈的信》时一并购买的。其实也在书柜中放了一些时间,只是这段时间以来对于父母的思念让我拿出来将其中的文章又一段一段的阅读了一遍。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龙的这部《目送》,共收录七十三篇散文,包含了她关于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好友知己之间的友情,以及对周遭事物的种种感触。在细腻的文笔之下,读起来,即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以及人最动人心弦的感觉。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龙应台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及真谛的。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中的最后一段。读的时候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目送》这一篇与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很是相似,但不同的是———父亲与儿子———换成了———母亲与儿子,相同的是对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体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渐变远的。你用目光送别他时,“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是的,我们都太忙了,忙着学业,忙着谈恋爱,忙着事业。时间是越来越紧,脚步是越来越急,但却从来没想过,能与母亲相望的时间也一天天的在缩减了,难道真的要像文章里,作者在医院目送母亲的情景吗?《目送》这篇文章,是不是虚构的情节,我不知道。但对我而言,它是真实的,而且是面实实在在的镜子。它照出了我忽略掉的角度,让我们都有机会做一下调整,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让她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脸孔而不是我们的背影。
  龙应台说,“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只不过是无论悲伤抑或幸福,在这二者的交替变幻中,总有一个目光总能给你最难忘最温暖的力量,伴随自己一路前行。



艺术院 高飞